連日來,白云山潘高壽增派多批志愿者進駐海珠區、荔灣區、南沙區,集中力量打好重點地區疫情殲滅戰。
11月7日,曾嘉倫、劉帥穎、何嘉慶3人連夜前往荔灣區任務點進行支援。認真學習了防控防護知識與工作流程后,他們根據安排立即投入到任務中去,在核酸檢測現場協助掃碼登記、解決居民疑難、維護現場秩序,為居民整理團購物資訂單,推著載滿物資的小推車挨家挨戶派發生活物資,駐守卡點、查驗健康碼,為居民接收的快遞提前做好消殺……他們的堅守與付出的換來了這場戰“疫”的階段性勝利,圓滿完成了各項防疫任務,收獲了街道及群眾的肯定與稱贊。
海珠區防疫任務艱巨,11月11日,張良軍、莫輝、郭寶瑩3人增援海珠康鷺片區,11月19日梁嘉熙接續進駐。上一批駐守隊員林岡妙、卓芊悅、陳艷紅、劉春以大局為重,延長服務時間,繼續留守崗位。
康鷺片區內地形復雜、道路狹窄,有些路段無法用手推車送達物資,志愿隊員們便徒手搬運物資,再上樓逐層分發,身穿防護服的他們經常大汗淋漓,再三確認物資送達情況,確保每一戶的生活物資派送到位。
除此之外,志愿隊員們更要做好藥品和醫護用品的保障工作。網格內的用藥需求非常大,主要以退燒和感冒藥為主。作為醫藥國企白云山潘高壽的員工,隊員們會了解關注住戶的健康情況和用藥需求,及時向指揮部和專業醫療組反饋,再進行藥物配備并送藥上門。
為醫護人員準備抗原檢測物資、核酸檢測物資、防護服等醫療與保障用品,為網格住戶準備抗原檢測包,為陽性轉運人員準備防護包……志愿隊員們以滴水之力為戰疫一線提供堅實的支持和保障。
志愿服務時間長、工作壓力大且繁瑣,這是志愿者們的常態。陳艷紅、劉春每天都要接聽求助電話、問詢登記、協助流調和信息管理等。防疫的日子里,住戶們難免會有緊張不安的情緒,志愿者們都會耐心傾聽和溝通,認真記錄下大家的需求,竭盡所能及時為住戶排憂解難。
志愿隊員們的工作不分晝夜,夜間安保值勤是重要的一環。莫輝、張良軍、郭寶瑩、梁嘉熙是值夜班的主力隊員,他們需要通宵站立在卡口、樓道等地方,隨時為患病人員拿藥、協助轉運人員、協助處理應急情況等,有時連續通宵幾個夜晚,有時日班結束后繼續值夜班,但他們不怕苦不喊累,一直為維護網格的秩序環境默默堅守著。
配合上門核酸采樣的時候,林岡妙身穿大白穿梭在多棟七八層高的樓梯樓,衣物都被汗水濕透了。人手緊缺需要連夜整理信息的時候,剛結束日班的卓芊悅二話不說立即暫停休息繼續投入戰斗。需要轉運陽性感染者的時候,他們立即協助整理人員名單、做好電話通知和登記,并在現場協助帶領人員有序轉移。進行街巷和樓道消毒的時候,他們身上背著沉重的消毒液穿街走巷……哪里有需要,哪里就有白云山潘高壽志愿者的身影。
11月14日,廣藥集團進一步追加抗疫力量,集團紀委書記黃山率紀委綜合室、保衛部、組織人事部、民兵隊伍、白云山醫院醫護隊伍進駐海珠區康鷺片區,成立現場指揮小組,筑起戰“疫”的堅強紅色堡壘。
白云山潘高壽的馬欣健、梁偉丕作為民兵支援力量,聞令而動前往任務點協助網格加強管控。這是馬欣健本月以來第二次支援海珠中高風險區。19日梁偉丕作為民兵隊長緊急增援。他們值守封控卡口、修補損壞水馬、疏導群眾心理、維持秩序,從“迷彩綠”到“防護白”,戎裝雖變初心不改,沖鋒在前盡顯擔當。
11月20日,集團組建核酸采樣隊支援荔灣社區,劉澤銘、杜正茜、陳政林、黎柳冰、曾淑瑩、李德榮等6人踴躍參與。白云山潘高壽工會陶躍良主席擔任廣藥核酸采樣服務1隊領隊,帶領50人的核酸采樣隊伍第一時間趕到醫院進行培訓,當晚跟醫院和社區完成任務對接和人員分配已經到了凌晨2點,清晨5點多接到部分隊員反饋因白云區加強管控影響出行,緊鑼密鼓進行調整后,各檢測點如期開展工作。為了掌握各檢測點情況,陶主席和醫院領隊主要靠步行持續奔波在13個核酸檢測點之間,及時處理突發狀況。
11月21日,梁嘉琪、王智琳2人進駐支援南沙。這已是他們第二次“請戰”,目前已到達駐地進行培訓,他們表示將不辱使命,繼續為疫情防控一線貢獻力量。
目前,白云山潘高壽的張良軍、莫輝、郭寶瑩、陳艷紅、劉春、林岡妙、卓芊悅、梁嘉熙、馬欣健、梁偉丕等10名隊員仍堅守在海珠康鷺片區值勤。
居住在海珠區管控區域的黨員干部,也相繼下沉居住地社區開展志愿服務,為海珠區疫情防控工作貢獻一份力量。
致敬白云山潘高壽每一位奮戰在一線的抗疫志愿者們!正是每一位堅守崗位、日夜辛勞的平凡志愿者,凝聚起了不平凡的防疫力量!